我们一起私奔吧! [图文]
|
www.ofplay.com 来源: 在婚姻里想念爱情 更新日期:2006-7-24
阅读次数:876 |
●倾诉人:卜遥 女 28岁 公务员 ●采访人:申丽洁
卜遥说最近自己突然变成了购物狂,心情一不好,就想出去逛街,一出去逛街,就会买回来一大堆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她小蜜蜂一样的辛勤劳动下,原本空荡荡的新房迅速变得局促起来。就像前一段减肥时的痛苦经历—某个深夜,在被搜肠刮肚的饥饿感折磨得辗转难眠之后,卜遥冲到厨房,用颤抖的双手撕开一大包奶油饼干就往嘴里塞。什么味道不知道,只是单纯地享受咀嚼的快感。饿得奄奄一息的胃陡然变得鼓胀起来。一通疯狂的饕餮之后,脑满肠肥的卜遥便打着饱嗝儿,在深深的负罪感中惶恐不安。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疯狂购物往往和人内心深处的压力或者空缺有关,尤其是一个女人,如果她热衷购物过程甚于购物结果,把在商场中快乐地游走当作最大的消遣和对情绪的补偿,多半和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关。
毫无疑问,初恋是一场梦。可在我的记忆中,却不是一场美梦,更像是一场噩梦。
我的初恋来得不早不晚,19岁,大二。不懂得拒绝的年龄,懵懂地接受了王岩的追求。那时候还不太明白“爱”的确切含义,只要两个人整天腻在一起就好。可很快,我发现了王岩的缺点—心胸狭隘、敏感多疑、言语刻薄。他总是空穴来风地胡乱猜疑,今天说这个男生看我的眼神不对,明天说那个老师的话有弦外之音……总之,他总是莫名其妙地给我扣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以此来羞辱或者敲打我:女孩子家,收敛一点,不要总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有想头。
刚开始我还认为是他太爱我、太在乎我了,可后来他渐渐发展到了跟踪我的地步。课间,我和同桌嬉笑打闹的时候,冷不丁一回头,就会碰上阶梯教室后排角落里一束冰冷的目光。结果弄得我心里乱极了,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记住。如果哪天因为他有重要的课没顾上“巡视”,心里就像扔掉几千斤重的大石头一样畅快。不过别高兴得太早,因为往往晚上还会接受他的突然“提审”:“今天在教室门口和你打招呼那男的是谁呀?”
于是,因为这些根本是无稽之谈的东西,我们之间争吵不断。王岩似乎天生是个雄辩家,不管我怎么辩解,他都能把那些“屎盆子”扣到我头上,让我被动或者主动地进行灵魂的拷问。当然,言语中不乏恶毒、低俗之词。这种无端的猜疑和可笑的偏执突然让我领悟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诸多无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尽管每次争吵过后王岩都主动承认错误,加倍对卜遥好,但在这种喜怒无常、忽冷忽热的精神折磨下,卜遥实在受不了了,就想要逃。可她没有想到,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岩对她“分手”的声明置若罔闻,近乎赖皮地缠着她不放。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卜遥才算彻底摆脱王岩的纠缠。
“还好,我出来得早,否则说不定会变成第二个梅湘南!”卜遥长吐一口气,自嘲地笑笑说。
或许是初恋给了我创伤,毕业之后的那几年,我一度封闭了自己,与人交往从来都不曾主动出击,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等。我想,就算是“守株待兔”,也会有不低的几率啊。
谁知这一“待”,就“待”到了尴尬的年龄,身边的单身女友渐渐少起来,最后剩下硕果仅存的自己。其实对一个单身的人来说,孤单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立。在天下“大一统”的形势下,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了个异类。
在家人催促和朋友鞭策下,我开始了频繁的相亲。可试了几次我就发现,相亲根本不是什么速配的捷径,倒更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自卫反击战。就像前一阵认识的那个男人,难得初次见面双方都感觉不错,心里刚想说:看,终于有兔子撞上来了吧?却不料很快就被这个男人神出鬼没、声东击西的战术给弄糊涂了。
这人今天中午一个电话,明天晚上一个短信,我走到哪里,他的关心就跟到哪里,像是很热烈的样子。可当我刚对他生出一点好感时,他又立即退了回去。我见他退了,自己也就撤。可他偏偏一见我撤退,立马又紧紧追上来。待我又被感动,再次主动迎上前时,那老兄竟又退守回去了。如此这般“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几个回合下来,我就不耐烦了。
就在这时候,方华出现了。
方华是卜遥的同事加现任男友,确切地说,应该是“准老公”了。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一起买了房子。下个月就到了他们约定的领证时间。
我和方华是同一批进的这家单位。他在单位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人,很腼腆,也很老实。这年头老实人已经不吃香了,到处都在叫嚣“做人不要太老实”,似乎
老实人就是受气包加性无能。可我挺喜欢方华这股老实劲儿。科室人一起出去吃饭,打车时坐在前面的那一个总是方华;领导安排与薪水无关的差事时,在一帮讨了便宜还卖乖的老家伙“小方去吧,你年轻,最适合做这活儿”的推诿中,方华总是乐呵呵地答:“好,好!”
方华人是平庸了点,但很细心,很会照顾人。见我每天废寝忘食地在电脑前“加班”(其实很多时候是在排遣寂寞或者取暖、乘凉),就会递过来一包饼干说:“又不吃饭了?减肥啊?再瘦你可要成白骨精了!”
其实我和方华本质上都是被动的人,即便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会主动去做。可能是别的同事看出了点意思,就有意无意地撮合我们。当时心灰意冷的我也觉得,有这么一个踏实的人在身边,心里也会踏实吧。
可是我错了。我发现自己不满足。
两个人的相拥是暖和了点,可心似乎还在四处漂泊。方华身上有我喜欢的善良、平和与细腻,但也有我不喜欢的平庸、懦弱、缺乏进取心,而后者在我的择偶词典里是没有的。一个男人可以没有雄心,但一定要有一点野心,而方华却似乎更乐得在安乐窝里舒服地打盹儿。我曾问他:“今后你有什么打算?”他说:“能有什么打算?过日子呗!”我很失望,却没有再说什么。我明白,他就是这种人,知足常乐。
见我依旧落寞,方华摸摸我的头说:“我们买房子吧,有了自己的窝就稳定了。”我信,多年的租房生活令我对拥有自己的空间充满了向往,但同时又有些怀疑:他是否就是我一生要等的人?这是否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一向谨小慎微的我终于任性了一回,买下了房子。之后我便在装修、买家具、选家电中奔波忙碌,不敢让自己喘一口气。每当我提着大包小包从商场或超市满载而归,看着空荡荡的房子渐渐充实起来的时候,心情就会一点一点地变得好起来。这些或贵或贱或圆或方的实物给了我暂时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种重量,把轻飘得像只气球一样的心沉甸甸地压下来。因为每当闲下来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涌出许多疑问和不甘。
我想起来了,从小我就是这样的,不能够像大多数人一样安逸地生活。就好比是一场考试,老师发了卷子,大家都埋头开始按照既定的规则“刷刷”地答题,只有我一个人瞪大了双眼,愕然地仰着脖子在思考和论证:为什么试卷是白色的呢?不想,还能苟且偷生,一想,倒更糊涂了。
在疯狂购物与心灵亏空之间匆匆行走,我也不是没想过退缩。可是我不忍心伤害方华,他是那么善良的一个人。而且,在经济上我们已经不分你我,而分手却难免要面对赤裸裸的财产分割问题,那毫无疑问是一件残酷的事。另外,两个人在一个单位,一旦分手,后患无穷……于是,越思考就越犹豫,越犹豫就越想逃避,越想逃避就越乱买东西,越乱买东西就越没有退路……如此恶性循环,除了心情愈加糟糕之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财政危机—卡上还有多少钱,我已经不敢去查了,我怕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对自己刺激更大。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卜遥说,从小爸爸就这样教育她。她不知道,在感情上是不是也是这样。她不甘的是,在感情上,她从来就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并得到过。只不过刚刚开始,竟然就要结束了。
我有一个外地的好朋友花花,情形和我相似,但她比我活得痛快得多,狠心和谈了3年、将要结婚的男朋友提出分手,结果是花花拿着男朋友退还给她的两万元钱独自黯然神伤。
利索地分开了,却长久地不快乐。我不知道是该向花花学习这种洒脱的作风,还是该吸取失败的教训。
昨天深夜,辗转反侧中,花花发来一条短信:“我们一起私奔吧!”
我笑:这家伙莫不是受了刺激,要搞同性恋?赶紧回一个:“私奔?什么的干活?”
半晌她才回复,却只有两个字:“逃离。”
黑暗里,我盯着这两个渐渐暗淡下去的字沉默了。
●记者手记
我该怎样做?
我不该怎样做?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可长大后你会发现,人生中遭遇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其实,抉择的关口请教任何人都是徒劳,因为答案就在你心里,你只是想通过询问来增加决断的勇气而已。想奔就奔吧,只要不是裸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