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改造武侯3大城中村20万人受益 [图文]
|
www.ofplay.com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更新日期:2007-8-28
阅读次数:854 |
金花桥“城中村” 特色:休闲餐饮。建设成川西民居风情小镇,“金凤街商业广场”,2万多居民受益。
金花桥“城中村”改造后的效果图
簇桥“城中村” 特色:商业。建大中型超市、品牌专卖店集中的商业综合体及商务文化中心,15万人受益。
簇桥“城中村”改造后的效果图
机投桥“城中村” 特色:蜀文化。发展高档楼盘、成为蜀文化浓郁的“南锦城”,建“蜀汉民俗公园”,为3万余居民提供休闲新去处
机投桥“城中村”改造后的效果图
陈旧的水电气基础配套设施、大量小作坊混杂形成的脏乱差街道,这些在成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城中村”将面临一次彻底全面的改造。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武侯区获悉,未来5年,该区将对辖区内机投桥、金花桥和簇桥三个涉农街道办中的“城中村”进行集中改造,以全面实现城市化。据悉,对三个街道“城中村”分别以文化、休闲、消费三个主题的改造行动完成之后,预计将有约20万市民直接受益。
城市化需要 5年改造“城中村”
“城中村”是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成都市武侯区旧场镇改造推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文敏介绍,成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1年成都市城镇化率要达到67%,主城区要实现全面城市化。根据成都市的这一构想,武侯区确立了今后五年以全面实现城市化为核心、构建城市经济新格局的战略发展目标。“把旧场镇改造成具有‘城市化’特色的试验和典范区,与中心城区和谐辉映。”这一改造基调确定之后,原来被称为“城乡结合部”的簇桥、金花桥、机投桥片区进入改造计划。这三个片区位于成都主城区武侯区南板块,呈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城南“金三角”,是成都“南扩”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和黄金口岸,地缘优势十分显著。“这是一次整体改造、建设和包装,将旧场镇纳入成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视野,充分发掘其文化蕴涵,调整、改善其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其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按照武侯区为这三个“城中村”量身定做的初步改造规划,机投桥片区将成为蜀文化浓郁的“南锦城”,金花桥片区将成为绿色观光休闲和特色餐饮文化相结合的川西民居风情小镇,而簇桥片区则将是大中型超市、专卖店等商业实体集中的商业综合体及商务文化中心。
武侯区旧场镇改造推进办公室规划建设科王科长介绍,长期以来,3个“城中村”逐步凸显出诸多不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弊端,如水电气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低,维护不足以致时有故障,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没能全部到位,辖区居民日常生活不太方便。
主题改造 三大“城中村”各有风格
未来5年,金花桥、簇桥、机投桥三个“城中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初步规划,金花桥的“城中村”将建成“金凤街商业广场”,依托江安河和映月公园形成滨河景观休闲带,彰显川西民居特色的建筑将容纳观光休闲与特色餐饮,突出休闲特色,2万多名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便捷的城市休闲生活;地处武侯区西南部、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的簇桥“城中村”则将出现不少大中型超市、品牌专卖店,原来杂乱无章的农民自建房将被休闲娱乐中心、蜀锦广场等高端硬件设施代替,一个全新的区域商务文化中心将出现在簇桥,15万人将直接受益。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西南城郊结合部的机投桥“城中村”将以发展高档楼盘及相关商业、休闲等城市区域配套为主,一名为“蜀汉民俗公园”的新公园将为辖区3万余居民提供休闲新去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