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公里金线400米孔雀羽 明代龙袍复制成功 [图文]
|
www.ofplay.com 来源: 南京晨报 更新日期:2007-12-25
阅读次数:730 |
1958年9月6日,新华社向世界播发了一条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周围塞满了金银玉器和罗纱织锦……遗憾的是,这批国宝在出土后迅速失去了其原来的鲜艳和光泽。日前,当年明定陵出土的“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和“红八宝四合支纹r交领中单”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历经3年复制成功,运往北京。
明代龙袍复制成功
明代龙袍
据介绍,“红八宝四合支纹r交领中单”是穿在皇帝的外衣和内衣之间,类似于现在人穿的衬衫,“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则是皇帝的礼服。这件皇袍以红色为底色,黄、蓝、绿、白各种色彩点缀。皇袍图案众多,共有寿字256个、字符均为金线织成,还有蝙蝠301个、如意纹271个,寓意“福寿万代”,前襟和后背有12个团龙,龙身均为翠绿色,由孔雀翠羽织成,整件衮服华丽夺目。
南京云锦研究所总工办主任张洪宝介绍,复制这件衮服光人工就用了1920个。这两件皇袍中最珍贵的是成色98%的捻金线和孔雀翠羽的运用,“捻金线直径仅0.1毫米,而常规的直径一般都在0.16毫米以上。复制这件衣服,所用捻金线长8168米,重量仅为628克,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张洪宝说。在衮服上,记者还看到一些蓝色的羽翎,“这是孔雀翠羽,长度达400米,仅重160克,最好的1根羽翎也只选了110根绒羽,捻出2.75米。”所有的这些材料都非常珍贵,通过手工技巧制作,创造了云锦复制工艺的新纪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