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种植"李白头像风波 [图文]
|
www.ofplay.com 来源: 四川日报 更新日期:2008-4-17
阅读次数:819 |
一起政府、公司、村民都有话说的文化传播活动调查
4月15日,阳光融融。川西田野中的油菜花已经凋谢。麦苗抽穗结实。从江油市区往含增方向前行5公里,便到达小匡山脚下。
平素少有人提及的小匡山,如今突然蹿红了。这是因为山脚下数百亩油菜与小麦交错种植出了大诗人李白的头像和“千年李白回归大地”8个大字。站在小匡山顶远眺,眼前李白头像的轮廓已渐渐模糊。
"种植"李白头像风波:政府公司村民有话说
江油市太平镇小匡山读书台,是传说中诗仙李白的读书地。今年春天,读书台因为李白的“回归”而人潮涌动。喧嚣过后,当地村民、策划人、有关部门都在反思:为何李白“活”了,当地村民却没赚到钱?明年的读书台又会念哪本书?
每天都有上百辆车涌向读书台
在小匡山山脚的读书台村村口,村主任何定军和二社社长康昭友正带领村民修复公路涵洞。从这里,汽车可以开到半山腰。而小匡山山顶的读书台,是观看李白头像的最佳地点。
“这几天已经没什么人上山了”。康昭友搓搓手上的泥土说,“8个大字就种植在我们二社的土地上”。去年,他与3社社长一起与策划方———四川太白圣像文化传播公司签定了为期3年的种植合同,亲历了“种植”李白头像的全过程。
“当初做村民的工作很不容易,但因为李白就在我们村读书长大的,我们应该发扬光大李白文化。”康昭友的朴素想法说服了大多数村民。加之策划公司的种植补助在去年播种前全部到位,李白头像得以成功种植。
“前段时间每天都有上百辆车涌来。”康昭友说,如果是周末,来的人更多,这样的光景持续了近40天。他的说法得到官方证实,13日江油市文化馆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读书台观看李白头像的游客超过2万人次。
李白“活”了村民却没赚到钱
“来的人多了,但我们并没有赚到钱。”走在雨后的泥泞路上,60岁的村民康昭忠有些不平。他指着门前的机耕道说:“我们队长当时说,等字种出来了,我们就有钱了,就把这条路铺成水泥路。”但这样的美好愿景暂时难以实现。
种植前,太白圣像公司分别与读书台村二社、三社签了协议,二社种文字、三社种头像。在最初的协议中,给村民的补偿是1.2万元,此后实际费用接近6万元。村民说,虽然收成上有一些影响,但补偿基本能够弥补损失。
二社社长康昭友说,村民原想在弘扬李白文化的同时,带动村里经济发展。但事与愿违,游客汽车直接开上了山,那里属于陵角村。而附近的匡山书院等农家乐,则赚走了更多的真金白银。这些都与种植文字、头像的读书台村人无关。
“这应该是一个宣传李白非常好的创意。”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局长任德远评价,这样的创意宣传效果是江油花钱都难以买来的。
好的创意却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种植”变成了一次民间行动
“我们就是要用李白的脸来挣钱。”太白圣像公司是此次李白头像的推手。然而,各种说法将其推向漩涡中心。有媒体报道,该公司借李白头像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是一厢情愿。该公司策划人罗建国透露,现在没有申请也不会申请。“公司不能拿吉尼斯当饭吃,李白最终是江油的文化遗产。”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油人,罗建国一直想借助李白搞一些项目。去年,这样的想法日趋成熟,就是利用自然条件让李白“重回”读书台。公司通过衍生产品———建诗仙大道、热气球升空俯瞰、飞艇、滑翔动力伞表演等———来实现赢利。
罗称,曾将策划案与读书台所在的太平镇、江油市旅游局进行过沟通,但没有回应。其后,镇政府几次派人来公司“喊我们不要种了”。16日,江油市旅游局局长任德远向记者证实,去年太平镇曾经发过一个公函给旅游局,大意是政府不支持这个项目。在已经和村民签定合同的情况下,策划公司决定自己来搞。但由于没有各方面的支持,“种植”行动变成了一次民间行动,策划的多个项目只得胎死腹中。
究竟策划公司和太平镇政府争议的是什么?记者试图联系镇党委书记伍卫,但对方以忙为由未予正面回答。镇上公开的理由是此事涉及安全,实行一票否决。此前,镇长赵和斌曾表示,“李白这个品牌属于江油市人民,不是哪个商家想用就用的”。
明年是否还能看到李白的“脸”
“明年如果还要搞,我们村民还是会种。”康昭友对继续说服村民很有信心。他有自己的想法:社里会在小匡山前山修一条便道直接上山,山上修建停车场,山道上配备两座观景台……这样,村民就可以通过旅游实现收益。
太白圣像公司也表示,准备继续搞下去,至于明年种什么内容,公司称暂时保密。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该公司承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江油市旅游局等部门正面接触过。而江油市旅游局局长任德远表示,这次“李白头像事件”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涉及的方方面面应该坐下来,商量好怎样搞。“难道宣传李白文化还有错?”圣像公司显得很无奈,“我们的策划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和媒体,加大了江油的知名度,政府却不支持,部分农民也不买账”。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文化产业项目,仅有好点子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更具操作性的方案,更要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
明年,在读书台这个曾经孕育诗仙灵感的地方,还能不能再看到李白这张脸?这是个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