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20:23:48·首页·频道·火爆耍闻·商场·电视电影·图片·明星档案·论坛·游戏·音乐·耍成都·日记·
 首页 ┊  【时代潮流】 ┊ 【天府耍闻】 ┊ 【天下奇闻】 ┊ 【性闻天下】 ┊ 【两性私房】 ┊ 【笑话幽默】 ┊ 图库文章表
当前位置 ∷ 耍网火爆图文中心! -- 【性闻天下】 -- 两性故事 -- 聚焦中国伪单身的生活现状
点击1次2美圆,赶快加入吧,GO!
聚焦中国伪单身的生活现状
www.ofplay.com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更新日期:2005-8-23    阅读次数:801
  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所谓的“终身大事”只有一件,就是结婚。因此,为了让尽人皆知,婚礼必得锣鼓喧天,张扬排场。

  而近年来,完全有能力张扬却对结婚低调处理者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对自己的婚讯要么矢口否认,要么秘而不宣。   

  这些被称为隐婚者的人,前脚迈进了婚姻的门槛,后脚仍留恋在单身生活里

  “你觉得亮出已婚身份最常遇到的麻烦是什么?”在本刊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隐婚调查”中,一半以上的人如此回答:异性对自己失去兴趣。

  这对不甘心退出单身生活的人来说,似乎有些悲伤意味。

  “得到了一棵树却可能失去整片森林”,虽然隐婚者各有各的理由,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

  “你要让人觉得你是‘可得的’”

  余琥(化名)今年30出头,是一家网站的频道主编,有名的青年才俊,黄金王老五。在他的女性同事看来,余琥对女孩子特别好。他会很自然地夸你皮肤漂亮;一道上下车的时候给你拉车门;过生日送你礼物;你下午无意间说出想吃火锅,他晚上就会请你到火锅店。一位曾经感受过余琥的这种好的女孩说:“他总让人觉得,他是不是在追我啊,可是又绝无言语表达,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肢体暗示。”

  余琥经常和女孩单独出去吃饭,或邀女孩子们一起出去玩,爬山,甚至游泳。周末也不例外。只是到了周末晚上,他总是说,“我还有点事,先走了。”余琥在单位里的人缘很好,有什么事别人总是尽力帮他。常有人问他:“你条件这么好,怎么会没有女朋友啊?”他乐呵呵地答:“就是没有啊,有合适的给我想着点。”但假如你真的给他介绍对象,他就会以各种借口推辞开,不去见。

  余琥所在的部门里,有不少人爱看影碟。有时候他们会把卖碟的叫进办公室,每到这时,另外部门的一个女孩子就会过来,跟余琥他们一块选碟。选完了,余琥半真半假地说:“算了,我都一块付了吧。”那女孩就说声“谢谢”。

  “后来当我知道那女孩就是他老婆的时候,惊讶死了。”个别辗转得悉了余琥秘密的同事说。

  “余琥有个著名的理论:你要让人觉得你是‘Avalible’的(可得的),你周围的环境就会特别好。”在这位同事看来,余琥的“Avalible理论”,似乎可以使他在婚后继续保持一种“较有活力的异性环境”,但他的那些举动,放在已婚的背景下,就显得有些不自然了。

  “单身”派对

  “很新鲜,坦率地说也很兴奋,但还有一点不安,毕竟不是自由身。”林蕙(化名)回忆自己半年前参加过的一场北京单身Party,仍然兴致勃勃。她是受朋友所托,暗中去做市场调查的,因为朋友的公司也想开展类似的项目。

  虽然已经是6岁孩子的母亲,林蕙表面看上去还如稚龄学生,秀丽清纯,一到单身Party里就成了热门人物。尽管牢记着自己的工作目的,早就踏入婚姻围城的林蕙还是在异性倾慕的眼神中感到了莫名的骄傲和欣喜。而令她诧异的是,她发现在这个纯为单身交友举办的Party里,还有不少明显感觉是已婚的男士。和真单身比起来,他们口齿流利,可是态度过分平和,缺乏诚意,而且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暧昧,想要接触却又畏首畏尾,随时留着退路。

  “当然他们不会告诉你他已婚,在这种单身Party上,大家百分百不会说实话”。林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活动刚刚结束,就有很多电话打来,希望接着约会。当着丈夫的面,林蕙不得不一遍遍告知自己已婚的事实,可是私下里,她也觉得遗憾。林蕙后来反思,如果真遇到特别中意的,也许她也会犹豫,会继续装单身。

  婚后的林蕙一直刻意保持低调,即使工作中碰见比较谈得来的异性,自己和对方都会主动保持距离,未婚时所受到的异性瞩目和关照都因此大打折扣。为此,美女林蕙总有江湖不再的感喟。而这次参加单身Party让林蕙找回了魅力和信心,因而对这次经历始终念念不忘,甚至向闺中好友们推荐,在婚姻走入平淡时,不妨再扮一回单身,不为出轨,只为那份久违了的被异性关爱、仰慕的感觉。

  “伪单身”:我一个人住

  29岁的张纤(化名)处于分居状态,因为她和先生工作都比较繁忙,还没有来得及去办理离婚手续。尽管在法律上张纤还是已婚身份,但是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张纤已经有滋有味地做起了单身女郎。

  自己是假扮单身,张纤对对方的单身信息也分外谨慎。张纤说,现在“伪单身”防不胜防,大部分人都不戴结婚戒指,鲜有人随身带着老婆孩子的照片,而除非婚姻关系特别融洽的人会时不时在同事前提起“另一半”,如果感情一般,往往保持缄默,想在他的熟人那里求证他已婚与否越来越困难,只能凭经验分辨。

  张纤认为,特别要提防那些太太出国的留守男士,以及长期出差或者由外地公司长期派驻本市的人。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表白婚姻状况,而是会有意无意透露一些单身的信息,比如一个人住,一个人煮饭,周末去玩的都是客户和同事,从来不提家人,仿佛身边没有女人的影子。张纤说,如果是未婚女孩,很容易认为这种情况就代表着单身,“生活经验的不对称,造成了对婚姻状况的误解”,而这些小把戏,对张纤来说容易引起警惕,她会再三试探,以确保自己碰见的是真单身,免得浪费时间、感情。

  “隐婚是人性的弱点”,基于这种为营造异性环境的隐婚现象,旅美临床心理学家、被称为“爱情博士”的黄维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隐婚现象,其实说明婚姻中有些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黄认为:隐瞒了婚姻状况,就好比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市场,当然会在追求异性方面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可是也充满了危机。“老的时代过度强调爱情给人们的束缚,现在却过度强调享受,而婚姻的真理其实在这两者中间。”黄维仁反对为贪图异性爱慕的享受而隐婚,“真正的爱情需要时间、牺牲、责任来培育。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挥别爱情江湖,就不要步入婚姻。”★ 记者/罗雪挥 曹红蓓

  隐婚心理探析

  隐婚者的心理是充满矛盾的,虽然多数人自己并不明确。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潜意识和意识中对婚姻评价的矛盾。潜意识里对配偶不满意,对婚姻不自信,由此引导自己做出不在婚姻状态的反射。这类人的性格一般活泼好动、具有冒险兴趣。

  第二,潜意识和意识中对性的态度的矛盾。意识上不以出轨为目的,但希望维持婚前的异性环境,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性”的成分,意味着潜意识中期待与其他异性建立或保持亲密关系。这样人中有一部分在童年时缺乏与父母共同居住或亲密接触的经验。

  根据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理论,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从父母那里习得基本价值观;而成人的社会化主要是习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行为。

  工作、婚姻、做父母是成人社会化必须解决的三个层面的问题,而对婚姻的不适应导致一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走入了一个受约束的“围城”。

  当然,不排除个别人患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如社交恐怖症,也不排除个别人思想和道德意识的问题。

  隐婚带来的正面的自我感受在于: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处于积极和萌动的状态;别人的反应可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

  负面心理影响在于:不能较顺利完成自己社会化的阶段,心理发展滞后;隐婚会带来别人不必要的关注,同时,“不在婚姻状态”的长期心理暗示,会在事实上减弱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因此具有一定婚姻危机的可能性。★  (作者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惠泽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督导)  ★ 文/周振基

  “已婚歧视”的职场追问

  一些人认为,职场上存在着“已婚歧视”,所以自己才不得已做了隐婚者

  两年前,左菲菲去应聘上海一家法律顾问公司,面试的全过程非常顺利,最后,主试人突然出了这样一道题:“你结婚了吗?”已婚的左菲菲在头脑中用1秒钟对当时的情势进行判定后,斩钉截铁地答:“没有。”主试接下来说:“你看什么时候能来上班?”

  现在的左菲菲已在工作岗位上做得游刃有余,直觉上,她依然相信自己面试时做的是一个正确的回答。不过,她也的确没法证明,如果当时说已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26岁的新婚女张悦宁在福州做期货生意,平时接触的多是年龄比自己大的男性客户。每当一宗生意谈得正好,爱人的电话进来,对方会跟她开玩笑:“小姑娘,是不是男朋友查岗啊?”张悦宁就笑一笑敷衍过去,不做正面回答。“总觉得那种情形下说自己结婚了会不太好。”

  “我讨厌28岁以下就结婚的男人,怕他们不思进取、分心。工作上,我需要他创造、努力、拼搏,但关键时刻,他可能就会考虑家庭而不顾事业了。我们公司,目前我瞧得上眼,愿意培养的,都是没结婚的人。”说这话的是北京一位男性私企经理,然而这位经理本人,却是23岁结婚的。

  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首席顾问张西超认为,所谓的“已婚歧视”在一般性质的企业中应属莫须有,至少不常见。社会性别角色认知的习惯化,可能导致工作中对已婚女性的歧视,但在现代企业中,这种歧视越来越模糊了。即便像宾馆服务员和空姐这样传统上由未婚女性从事的行业,近年来也开始使用已婚女性。而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已婚男性尤其青睐,认为他们与未婚者比,更具责任感。

  “如果隐婚是为了拉客户就大可不必了。销售拼的是人际关系,不是搞对象。我们公司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二十七八的小伙子,我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已婚身份,并没有觉得销售受到了影响,反而因此会比较自在,与年轻异性的交往相对更自然。”中关村一IT企业销售主管张闽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有些人为了工作隐婚、其实只是出于自己的担心,其实承认已婚未必就会真的对工作造成关键性的影响。

  在参与《中国新闻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隐婚调查”的2200人中,只有200多人认为亮明已婚身份会使自己在客户那里丢掉机会,而担心自己因此失去老板信任的也只有400余人。

  北大方正集团IT软件事业部人力资源总监李海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她们的企业里不存在已婚歧视。相反,如果她看到一个年龄很大却未婚的求职者,还会在脑海里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通常,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各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合理配置人员梯队。李海燕承认,考察年龄在二十八九岁的已婚未育女性求职者时,企业可能会比较谨慎,因为接下来她可能就要请产假了,但决定录用与否的关键因素仍然是本人的综合能力。

  所有的求职者都被要求填写个人情况登记表,表中不仅有“婚否”一栏,还要求填出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李解释说,了解一个人的家庭状况,有助于对他作出综合判断。最后,填表人被要求在表的下方“本人承诺以上信息全部属实”处签名。“我们企业特别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如果后来证明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婚姻状况,就会失去企业的信任。”李海燕说。★  ★ 记者/曹红蓓 罗雪挥

  “隐婚”权利辨

  许多人都认为别人的婚姻状况自己无权探知,都认为,一个人有“隐婚权”。婚姻状况,到底是不是隐私?  

  杜诗(化名)是国内某著名高校的校花,当年作为文艺特长生被招进来,相貌上乘,追求者众。从进校开始,杜诗身边从来没有缺过男朋友,但是关于杜诗的真实的情感世界,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

  大三下半学期,实习回来后,杜诗身边的男朋友突然不见了。后来学校里举办过一次化妆舞会,同学们看见杜诗带了一个40岁左右的“老男人”,但没有人敢去向杜诗打听,因为杜诗对自己的事情总是三缄其口,包括感情,也包括工作 乃至毕业,也没有人知道杜诗去了什么单位。

  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杜诗的同学得知一个惊天消息:杜诗在大三时就领了结婚证。那时,大学生结婚禁令刚刚解除,那个出现在舞会上的“老男人”其实就是杜诗的丈夫,是她实习时的老师,离过婚,还有一个女儿。

  虽然之前也有同学在那次舞会上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曾经私下里有过议论,“但是你总不能够当面去核实,听说你嫁了一个40多岁的男人,这是真的吗?何况她本来就不是张扬的人,问也没有用。”杜诗的同学对她的隐婚表示理解。

  婚姻状况是隐私吗?

  像杜诗和她的同学们一样,现实生活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在《中国新闻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隐婚调查”中,在回答“你能理解‘隐婚族’的想法吗?”一问时,有56%的人认为“能,这是私事,他们完全有权力隐瞒。”在回答“以下哪种原因最可能导致你成为‘隐婚族’?”时,答“只是不想透露私人信息”的占最大比例。

  “隐婚权”到底存不存在?一个人的婚姻信息是否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法专家杨立新在这个问题上立场很鲜明:“婚姻状况不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应向社会公示。”

  杨立新说:“结婚必须履行的登记程序,不仅是国家确认婚姻,给婚姻关系以法律保护的过程,也是对社会公示的需要。”婚姻不是私人领域的事情,它涉及到公共和其他人的利益。一个人的已婚状况公示后,就包含着别人不可以再与之谈恋爱的意义;在财产权方面,婚前的两个财产权主体,婚后成了一个。

  至于同居这种准婚姻关系,由于现行法律不承认,所以对于同居主体来说,有隐去相关信息的权力。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心理学者周振基认为,婚姻不是一个的事情,从自然人的角度具有隐私性质,但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角度看,婚姻都不仅仅属于私人活动范畴。有意隐瞒婚姻,客观上有可能造成对他人精神上的伤害。

  对比西方人对婚姻状况的态度,北京律师刘萍认为,西方人在结婚问题上几乎无法可隐。在西方,绝大多数人笃信宗教,一旦结婚都会戴结婚戒指,所以不用说,别人一眼就能明了。杨立新介绍,现在国内有些地方,如南京,开始实行婚姻登记状况上网,这样一来,“你可以不说,但我应该有其他途径能很容易查到你的婚姻状况。”

  隐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从法律上说个人的婚姻信息不受保护,但一些崇尚个性的人士仍认为,隐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5年春节期间,北京工作的王微(化名)回老家花8块钱在民政局登记结婚。登记那天,她只发短信给两三个最贴心的好友说,“结婚了,特别沮丧。”

  “我觉得结婚只是社会需要的东西,不是我需要的东西。”王微的丈夫和她是大学同学,恋爱了四五年,感情稳定,不过毕业后一直不在一个城市工作。去年,男朋友也要到北京工作了,两边的家长下了最后通牒,“你们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王微在老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因为“不愿意给人当猴耍”。婚后不久王微就与丈夫双双回到北京,她结婚的事,北京的同事、熟人一概不知。

  过了半年之久,终于有姐妹问起:“你和你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啊?”王微这才嗫嚅着:“已经结了。”很快,办公室主任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整天催她去领公司规定发给新婚员工的500元婚庆费,还为她填好了单子,可她执拗地不肯去领。

  最后,王微几乎被办公室主任推进了老板的办公室,老板打趣她:“结婚啦?我没看到喜糖啊!”到此,这桩婚事总算公之于众。王微认为结婚是个人的事,没必要搞得尽人皆知。她不愿意自己的生活陷入某种固定的模式,“谁说结了婚就一定应该是怎样怎样,我不想完全按规定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震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这个尊重个人生活方式的时代,生活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但正常的生活内容非正常化,不仅没必要,而且是不自信的表现。”

  婚恋问题专家陈非子对此持不同的观点:“假如不是有不良动机,我认为隐婚不会从本质上改变家庭结构,不会动摇婚姻制度,这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说婚姻是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制度,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她确实有很大的私人属性。隐婚的存在是对人性的包容和尊重,标明社会越来越宽容。”

  陈非子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情,重视婚姻质量的人对大力操办婚礼大都缺乏兴趣。从保护隐私的角度,部分隐婚一族其实是选择了一种低调的更加自我的生活方式,这类隐婚族往往婚姻质量反而高。  ★ 记者/曹红蓓 罗雪挥

  “隐婚隐去的是婚姻的神圣性”

  对于隐婚者而言,如何坚持婚姻的神圣性,确实是个考验 

  “就婚姻的主流而言,隐婚还是个别现象。”婚恋问题专家陈非子的判断,与本刊联合新浪网进行的“隐婚调查”中得出的信息不谋而合。

  陈非子发现,再婚过程中隐婚的相对更多,“再婚男女往往很谨慎,害怕万一又变了,不好交待。”除了再婚隐婚,因为一时对婚姻状态不适而隐婚、纯粹因为不想透露个人信息而隐婚、为继续保持异性环境而隐婚和工作中的隐婚,在隐婚中都有很大比例。

  其中,工作中的隐婚很多有相当实在的原因,如有单位规定员工内部不得谈恋爱;又如,一些单位规定,单身外地员工的探亲假为一年一次,而已婚外地员工的探亲假就变成四年一次,在这种情况下,隐婚与其说是为了前途,不如说是为了福利。

  “婚姻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张扬的事情,这一点古今中外都一样。”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婚姻史专家邓志伟介绍说,人类的婚姻对象从不确定的群婚开始,最终走向固定伴侣的婚姻制度,中国大约是在商代完成了这一历程,而自从婚姻对象不再变化后,通过盛大的仪式向人们宣告婚讯就成为一种传统。

  1949年以前还没有领结婚证的制度,人们宣告婚讯往往是通过婚礼进行,时髦一点的还登报通告。建国后,不仅有登记,有婚礼,单位的工会小组长也会积极把人们的婚讯传播到各个部门。

  虽然一夫一妻的婚姻作为制度承袭下来,但对异性的向往还是在人性中存在。每当社会动荡造成人的大规模流徙时,就会自然出现一批隐婚者。比如有的人结婚的时候未必不张扬,但是换了个地方,在异地他就变成隐婚,20世纪60年代,很多早在农村结婚的青年进入城市后自觉隐婚。而眼下,冰封多年的户籍制度松动后,中国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不仅是人口迁徙的原因,在邓志伟看来,中国社会目前的“松散,沙化”,从许多方面给隐婚制造着条件:取消福利分房,取缔强制性婚检,结婚不用单位出证明,工作者跳槽频繁。现在,工会小组长们也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了,人们结不结婚,和单位似乎再没什么关系。城市中人们打破了单位的界限分散居住,加之邻里关系的疏离,人的家庭私秘性大大加强。

  心理学者周振基将人们对婚恋态度的变化也列入促使隐婚增加的因素。周振基认为,现在人们普遍晚婚,不像以前,从年龄就可以看出结没结婚。

  另外,对婚前同居的默认更使得人们无法轻易判断出一个有性伴侣者究竟有没有结婚。

  比较已婚者,“单身始终会带来一些优势,”陈非子说,单身带来的就是自由,交友机会多,选择机会多,相应的工作机会多,这在当今社会更为明显。如是,在充满了诱惑与可能的情况下,隐婚尤易滋生。

  在周振基看来,婚姻与社会发展、社会心理和社会环境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论及过去人们对婚姻的张扬,周提到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彼时的社会,婚姻在人的心理上具有成功、满足、炫耀的作用。今天,社会对一个人成功的认同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是否娶妻生子等生活层面的内容,而逐渐扩展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多重标准。这种成功标准的变化尤其体现在男性身上,而大多数女性对婚姻状况仍然相对张扬。

  隐婚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个人对自己婚姻的重视程度降低的体现,也反映了社会对这些外在因素重视程度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人而言,如何坚持婚姻的神圣性,确实是个考验。★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下篇文章:英现代女性喜好发生办公室性爱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
※ 相 关 文 章 ※
比2012早到来的10种灾难性食物 [图文]
保持男性健康的四个好习惯★☆ [图文]
从喝酒看男人的性格特点■※↑ [图文]
揭秘:男人隐藏最深的性隐私★ [图文]
揭两性谎言 我们不能不说谎吗? [图文]
男性要怎样喝水才能算是健康? [图文]
报告:单身主因-女性择偶标准高 [图文]
25岁女性必看的抗老法则★ [图文]
目前增长最快经济力量是女性 [图文]
秋冬季女性穿裙子易患的病▲ [图文]
※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
史上最痛苦的男女接吻 (3874)
和女友做爱后的搞笑对话!
(3764)
克服早泄的自我锻炼法
(3596)
3卖身男孩的皮肉生涯
(3520)
有些事情男人不想知道
(3498)
2009一个剩男的征婚宣...
(3425)
揭密西门庆的性爱秘密^★!
(3308)
一位男生竟如此向女友求婚...
(3187)
美国农场发现“吸血怪兽”
(3165)
女童揭露"慈善家"恶行^...
(2985)
※ 最 新 文 章 列 表 ※
【特推】:★型男靓女个性空间
※ 热 门 动 漫 游 戏 ※
※ 推 荐 阅 读 文 章 ※
3卖身男孩的皮肉生涯 (3520)
2009一个剩男的征婚宣...
(3425)
揭密西门庆的性爱秘密^★!
(3308)
一位男生竟如此向女友求婚...
(3187)
美国农场发现“吸血怪兽”
(3165)
女童揭露"慈善家"恶行^...
(2985)
男人下体的10个难言之隐※
(2964)
成都首次“无性牵手派对”!
(2925)
男人的品位在于选择妻子
(2836)
男人关于外遇的五句大实话▲
(2818)
. 网站登记 . 来稿推荐 . 建议留言 . 广告联系 . 关于耍网 . ------------------------------------------------------copyright©2007-20020耍网.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0205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