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家“一人公司”成功注册 |
www.ofplay.com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更新日期:2006-1-14
阅读次数:931 |
“高兴!这一天我等了20多年!”昨日上午10时许,成都青年路女老板陈德碧从锦江区工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份标有“自然人独资”字样的营业执照(右图)。这意味着自新《公司法》实施以来,成都诞生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据悉,陈德碧是成都最早一批下海的淘金者,1985年就期望着开“一人公司”,昨日终于遂了心愿。
现场 100万注册一人公司
昨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赶到锦江区政务服务大厅时,陈德碧等人已等候在大厅1楼工商注册登记窗口,她手里拿着一份“准予设立(开业)通知书”。据她介绍,去年她就来过这里,表达了开设“一人公司”的愿望。前日,陈德碧在通过公司核名准备好开公司的手续后,提交了设立“一人公司”的申请及相关资料。经审查,锦江区工商局当日下发了准许设立通知书,并约定今日上午颁发营业执照。
“这是本市第一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昨日上午10时许,当陈德碧领到一人公司“准生证”时激动万分。新《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准入门槛为10万元,而陈德碧创办的成都市德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却一次性缴纳了100万元注册资本。记者注意到,其营业执照上清楚标明了“自然人独资”的字样,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批发零售: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工艺品、日用百货;房屋经纪等。
传奇 女老板曾有千万家当
“10年前,我的生意如日中天,资产不下1000万!”50岁的女老板陈德碧告诉记者,作为唯一出资人,她将有权决定公司各重大决定和管理,这是她20年来的梦想。昨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成都青年路的“德碧公司”,看到这家公司有3层楼,正在紧张装修,准备开业。
1985年,由于单位效益不好,陈德碧果断辞掉了“铁饭碗”,成为成都最早一批下海经商的淘金者。“作为长女,我10多岁就开始做衣服,照顾弟妹。”陈德碧回忆,她开的第一家公司从事服装、日用百货等贸易,随着生意发展在青年路、荷花池等处先后开了十几家分公司,当时在各大商场都设有零售点。1992年-1995年,她的事业达到顶峰,房产也很多,总资产不下1000万。但由于不是“一人公司”,在管理经营过程中,签字、做决策常感觉不便。
陈德碧说,当初开公司就想一个人干,但由于法律不允许,不得不拉人合伙。后来,由于她到美国陪女儿,公司生意逐渐差了下来,最终于2002年关闭。去年5月,她从美国回到成都,就筹划“东山再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