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祭 梦回古蜀风韵 [图文]
|
www.ofplay.com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更新日期:2006-6-1
阅读次数:1074 |
昨日是端午佳节,龙舟路、望见公园片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下午4:30,“2006成都锦江龙舟赛”在锦江河心村至九眼桥河段举行。在威风锣鼓和8万市民的助威声中,15艘龙舟溯江而上,奋勇争先,以一场精彩的比赛为蓉城市民送上了一份端午节的“大礼”。而传统的水面祭祀、二龙点睛、锦江欢歌、水中擒鸭等节目则将厚重的端午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鱼鹰蓑衣:水面祭祀梦回古蜀
昨日下午4:30,“快看,锦江上漂渔船了!”两岸市民激动地喊了起来。12艘渔船从九眼桥方向踏歌而来,每艘渔船上都站着一位披蓑衣、撑竹竿的渔夫和数只鱼鹰。紧随其后的一张皮筏上,身着古装的祭祀师和美丽的少女们正踏水欢歌。“日照香炉升紫烟,一樽雄黄敬天地。”在庄严的新《蜀都赋》颂词中,祭祀师焚香、敬酒,顶礼膜拜,与蓉城市民一道缅怀先贤,祈祷风调雨顺、民富国强。现场的市民均感叹:“水上祭祀活动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古蜀时代。”
双龙喷水:市民代表为龙“点睛”
水面祭祀活动结束后,四位小伙子抬着两个大龙头走上了主席台。成都市水利专家陈渭忠、龙江路小学教师达鹏福等4位市民走上前去,挥毫点睛。为成都治水作出卓越贡献的老水利专家陈渭忠激动地表示:“作为市民代表为龙点睛十分幸运,希望通过点了朱砂的金龙,祝福成都人民家园祥和安宁。”
预赛:“国际友人队”技差一筹
下午5时许,“蓉城水警”一号船对赛道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紧随其后的是15艘救护快艇。最后边,15艘龙舟排成列队,划过锦江,它们包括金堂、都江堰、新津等14个参赛队及一个由12国留学生组成的国际友人队。发令枪声响起后,廊桥、金堂、武侯3支龙舟队首先开始了角逐。龙舟上,划手们动作整齐划一,船行如飞。一时间,锦江水面上是浪花翻腾、桨声阵阵,龙舟竞舞。此时,锦江两岸的啦啦队舞动彩旗,“加油”声震耳欲聋。“国际友人队”由于磨合时间短、技术较差,刚刚划出100米就和其他参赛队伍拉开了差距。但是,外国友人们仍然自得其乐,敲着节奏不一的鼓点,挥着并不一致的木桨,龙舟虽然是最后一个划完赛道,但仍博得众人尊重的掌声。
放歌:乌篷船锦江放飞梦想
在预赛计分过程中,8艘荷花船载着8位美丽的荷花仙子,沿着锦江向下漂流。荷花仙子一路载歌载舞;乌篷船也撑到锦江,众多知名演员、歌手就站在乌篷船上为广大市民表演。
决赛:“新津龙”技压群龙夺冠
经过紧张的统计,新津、双流、都江堰、武侯、锦江、都江堰6支龙舟队从预赛队伍中胜出。决赛开始后,6支队伍在锦江上你追我赶,勇往直前,有的队伍虽然落后很多,但仍然不放弃。最终,新津、双流、锦江3支龙舟队分获冠亚季军。

水中擒鸭:浪里白条大显身手
下午6时许,传统的水中擒鸭表演开始了。15艘龙舟纷纷划向河中的鸭群。选手们紧盯目标,果断地跳下了水。一些鸭子和选手玩起了捉迷藏。“浪里白条”们大展身手,像鱼儿一样在江中穿梭,很快就将鸭子全部变成了“战利品”,引来现场观众阵阵笑声。
据组委会统计,昨日到现场的观众超过了8万人。
|
|
|
|
|
|